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



Fjällräven Taiwan Trail 踩線團, Day 2-5, 阿朗壹古道(2)


[1]▲ 正在做地質教學的第二小隊。




圖床使用Google相簿,按圖可放大。


延續Fjällräven Classic鼓勵人們走出戶外、享受自然生活的初衷,Fjällräven Taiwan將這樣的理念帶到了台灣,Taiwan Trail不為征服崇山峻嶺,而是帶領各位從山林走向海洋,融入台灣原生傳統文化,體會蕞爾小島迷人的獨到之處。

這次的踩線團為Fjällräven Taiwan邀請參加過Fjällräven Classic Sweden的團員參加,經由參加團員的體驗並回饋意見,讓之後正式舉辦時能更加完美順利。



▼ STRAVA app紀錄(Day2 阿朗壹古道前半段):



[2]▼ (Apple Watch活動紀錄) 紀錄這段健行的資訊(Day2整天)。




[3]▼ 根據導覽員的描述,這裡本來要開闢台26線延伸至此呢,都還看得到先期工程的痕跡。



[4]▼ 以前這裡都還是軍事重地,大致上從這個碉堡開始就是阿朗壹古道保留區的範圍了。



[5]▼ 雷達、基地台共站。



[6]▼ 回頭看南端的海岸線,這裡是台26線最後一段。



[V1]▼ (GoPro Hero 8 縮時/TimeWarp 2.0,4K30p畫質) 從檢查哨出發的縮時,很長一段,可以看到逐漸靠近海灘,看見蔚藍的大海。



上面的縮時可以看到切回一般錄影時,看大家身上的衣物就可以想見海風(東北季風)有多大。


[7]▼ 台灣的海岸線真的很多變,這裡是平坦堅硬的沿岸,再往前走一點又大不相同。



[8]▼ 這個定位樁就是當初本來要蓋台26線設置的。



[9]▼ 再往前走一點,滿地都是渾圓的鵝卵石;以前學到的鵝卵石大都出現在河川中下游,這裡是在海岸邊出現。



[10]▼ 漂流木也不少,海上帶來的東西什麼都有。



[11]▼ 滿滿的鵝卵石。



[12]▼ 抵達這處告示牌的入口,代表正式進入保留區,未經許可禁止進入。



[13]▼ 再次停下來聽解說。



[14]▼ 這邊看上去的地方就是稍早我們被強風灌注的旭海草原下坡路段。



[15]▼ 開始踩在這充滿鹽分的鵝卵石上。



[16]▼ 這時是尚未漲潮的時候,所以都不會碰到海水;這些鵝卵石就是由海浪所反覆帶上來的。



[17]▼ 這個角度看過去的地勢可以看出海浪拍打的痕跡。



[18]▼ 一路上最緊臨海水的距離大概就是這樣,當然自己要走入海中的除外。



[19]▼ 大家都知道台灣東海岸幾乎都是岩岸為主,所以我們此行一直在鵝卵石、岩壁上穿梭。



[20]▼ 風聲、海浪聲大到會聽不到講話的聲音。



[21]▼ 我們是最後出發的小隊,所以可以看到遠方的其他小隊;前方看起來朦朧,是因為海浪打起的浪花和鹽氣,隨著強風在低空吹拂。



[V2]▼ (GoPro Hero 8 縮時/TimeWarp 2.0,4K30p畫質) 這段縮時路得非常長,從正式進入保留區開始,中間是岩壁的解說,接著就是漫長的鵝卵石海岸線,最後是岩石種類的講解。



[22]▼ 這塊岩壁從這個角度看,像原住民老人的側臉望著海洋。



[23]▼ 珊瑚礁殘骸,代表了花東地區是從海底抬升的證據。



[24]▼ 導覽員就這一大片岩壁,講解這是從海裡抬升上來的岩層,並且因為地殼運動有扭曲過,造成了上面許多有趣的圖案。



[25]▼ 這是數字「3」。



[26]▼ 這是反過來的數字「2」,請有點想像力 XD。



[27]▼ 這是橫倒下來的數字「1」。



[28]▼ 剛好大家都在同一個平面上,拍下了這畫面。



[29]▼ 即使海浪不斷的沖刷,這裡都還是礫灘,看不到沙子,我想沙子都被帶到更遠的地方去了吧。



[30]▼ 回頭看這段漫長的海岸線。



[31]▼ 往前看也是很漫長。



[32]▼ 導覽員在描述手上兩塊石頭是不同的種類,名稱我忘記了,只記得一個粗糙一個細滑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