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[1] 整個園區內都是像這樣的日式建築。
因為照片太多了,拍了三百多張,選出來還是超過一百張,所以分幾篇寫。
一樣的,等看完電影後,再補完詳細心得。
[2] 「往這個方向有豆腐」,小字就是各種豆腐種類;在電影中,日本軍警剛進入霧社的時候,被襲擊前,這塊招牌很搶眼。

[3] 很多建築現在都變成了商店,這家就散發著濃濃的樟腦味。

[4] 這種薄薄的廣告紙、標語,記得小時候很常見耶。

[5] 診療所出現在Vivian生產時,還有溫嵐被救起來時。

[6]

[7]

[8] 問診間,那個顯微鏡,我小學時有玩過。

[9]

[10] 和電影裡一樣的感覺。

[11]

[12] 這個要特別講一下,因為霧社街這邊的日式建築都是按照那時代的技術,樑與樑之間只用卡榫連接,但考慮到台灣氣候,又剛好是颱風季,所以導覽說文化局在連接處都釘上了L型鐵強化,本來拍戲時是沒有的。

[13]

[14]

[15]

[16]

[17]

[18]

[19] 有這種提供變裝的服務喔,讓你變成原住民逛霧社大街。

[20]

[21]

[22] 大家一直叫我拍這個…只好拍了

[23]

[24] 這用手壓的井也是小時候常見的東西。

[25] 人真的很多,其實散客不多,而是遊覽車載著一車一車的遊客來。

[26] 金墩商店前,不用說了吧?漢人老闆請原住民們喝酒的地方。

[27] 養蠶所就沒印象了。

[28]

[29] 這些牌子很有意境,但我有個問題,為什麼不把這些號碼標示,做在一張上面就好?

[30]

[31]

[32]

續下篇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